忆秦娥·其五

词牌名忆秦娥|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伤离别。黄昏又挂梢头月。梢头月。知他千古,几回圆缺。

猜您喜欢

  • 1.《陇西行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2.《牡丹元朝·李昱红紫春来总浪誇,风流须让牡丹花。盈盈仙掌盛朝露,冉冉酡颜映晚霞。此物宜栽天子苑,为谁来自野人家。客中相对俱寥落,且与殷勤举玉洼。
  • 3.《留别陈世恭元朝·李昱数年胶漆方投分,今日萍逢又索居。好客每令樽有酒,辞君非为食无鱼。海棠亭暖春题句,檐卜林香夜读书。两地关心正相忆,便风毋使问音疏。
  • 4.《过朝娘墓所宋朝·许景衡梦中眉目尚分明,一过空堂百感生。怀抱牵衣今已矣,春风渺渺暮潮平。
  • 5.《秋日访友席上赋录似耕渔元朝·魏奎开遍芙蓉菊未花,杖藜随意踏江沙。水云远接青山色,林木深藏处士家。酒熟一尊香漉蚁,诗成两袖墨涂鸦。儿童安识吾徒乐,只聚飞蚊醉馆娃。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