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庭院无风

词牌名高阳台|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庭院无风,闲花自落,凭他泪眼相看。今夜如何,柝声击到更阑。

相思一寸凭谁寄,奈水遥、还更云山。待何时、重与温存,说尽艰难。

猜您喜欢

  • 1.《红绣鞋·咏虼蚤元朝·杨景贤小则小偏能走跳,咬一口一似针挑。领儿上走到裤儿腰。 眼睁睁拿不住,身材儿怎生捞?翻个筋斗不见了。
  • 2.《送夏秀才赴征北幕明朝·王汝玉长剑辞亲爱,将酬报国心。家乡一骑发,关路万重深。旆卷迎边日,笳鸣乱夕阴。遥知征戍将,开幕待陈琳。
  • 3.《次韵履道雨霁见月二首·其二宋朝·释德洪雨洗诗魂健,梅梢月色新。遥知愁绝处,对影只三人。
  • 4.《送杨河泊赴任荆州辽府仓曹明朝·何其伟首夏沿堤柳飏丝,送君归去黯然悲。汪洋恺泽留心印,欸乃渔歌作口碑。珠浦云开帆度渺,荆门路绕马征迟。长裾莫厌平台曳,何地经纶不可施。
  • 5.《潼关清朝·王士祯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两戒中分蟠太华,孤城北折走黄河。复隍几见熊罴守,弃甲空传犀兕多。汉阙唐陵尽禾黍,雁门司马恨如何。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