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饮谷说剑图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仙源风雅,不恨知音寡。艇子采香归去也,袖有骊珠无价。

采涯共话秋窗,吹箫载酒何妨。莫把吴钩再看,灯前化作柔肠。

猜您喜欢

  • 1.《夕次盱眙县唐朝·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 2.《杭州春望唐朝·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 3.《唐朝·襄阳旅殡举人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 4.《顾总戎邀饮兴国寺次邵同寅汝学韵明朝·江源佳境真如阆苑西,清风冠盖一时齐。飞觞于我频频劝,落日催人故故低。独爱松间千岁鹤,不闻云上一声鸡。僧房暂息心如水,洗我烦襟万斛泥。
  • 5.《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其二十一清朝·王士祯生乞步兵厨,死埋陶家侧。一时两酒人,亦足张南北。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