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题颍若梁溪归棹图

词牌名一萼红|朝代:清朝|作者:沈昌眉|

数升平。不对床几载,便尔出门行。两地离怀,全家活计,中宵心绪交萦。

况又是、长空雁叫,一声声、送与旅人听。春草吟哦,冬烘潦倒,秋夜飘零。

最苦雨窗风幕,共药炉茗碗,独客凄清。松径犹存,蒲帆无恙,归欤百事都轻。

只奈我、暮年乞食,为啼饥、弱小总牵情。那得儿时书味,重课寒镫。

猜您喜欢

  • 1.《送傅与砺广州教授·其二元朝·王武执手出都门,长揖从此辞。游子归远方,壮士亦苦怀。邓林非无木,木恶不可栖。冀北非无马,马驽不可驰。高天上无极,浮云将何依。日月苟不修,重来以为期。
  • 2.《别岁宋朝·释德洪新岁压已至,旧岁去不迟。我尚留不住,石火那能追。不知岁所在,凫雏喧水涯。父老相邀迓,年年知此时。梅花只落尽,又见春水肥。我本无欣喜,何尝有戚悲。想见君饮酣,一举...
  • 3.《海味元朝·严士贞海味新来数得餐,梢人收拾日登船。钱唐江下亲曾见,卖得风流别一船。
  • 4.《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五·仙源明朝·何吾驺幽深殊世界,长望挹仙源。仙在人间是,相逢笑不言。
  • 5.《织锦曲明朝·沈凤超淡荡春风夕照凉,镜前月色妒残妆。美人机上织流黄,金梭一掷悬明光。千丝万绪牵人肠,愁心不尽双鸳鸯。彩云欲断俄沾裳,烛花渐短玉漏长。欲睡未睡羞空床,谁携锦字遥相将,...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