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寄阿尾

词牌名转应曲|朝代:清朝|作者:沈昌眉|

文字。文字。名父不传名子。自家努力前来。到底能成大才。才大。

才大。篆刻雕虫而外。

猜您喜欢

  • 1.《三岩元朝·陈镒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凭谁捲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 2.《次韵寄卢行之三首·其一宋朝·许景衡万叠遥山锁暮烟,一江秋水渺连天。凭栏正是滕王处,下榻谁知孺子贤。闻道白鱼方切玉,更饶黄雀正披绵。一樽吟啸无馀事,说著尘埃却可怜。
  • 3.《次韵答张东海明朝·江源大庾归来鬓已丝,庆云书舍适情时。教儿但读先秦典,代食唯歌大雅诗。谩喜田园连岁熟,莫嫌稚子候门迟。白头金紫还堪叹,车马红尘日夜驰。
  • 4.《写怀明朝·祁敏才过残冬又早春,一时要路草成茵。无穷学业深惭我,有限年光不待人。两字功名妨彩戏,半生诗酒污天真。粤江千里飞云远,日夜思归不为莼。
  • 5.《留别黄弼臣清朝·王源忧向中来岂易宽,与君对酌且为欢。怜才自古英雄少,得意当前我辈难。消遣壮怀凭宝剑,蹉跎春梦付征鞍。还期共醉金台下,四野萧萧放眼看。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