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
怜水静,爱云闲。便忘还。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

猜您喜欢

  • 1.《杂咏元朝·吴当江头雄锁控东西,长叹忠臣效节时。满目山川天险在,不将版锸虑安危。
  • 2.《薛剑公书斋明朝·王邦畿傍宅馀三亩,藏书尚一丘。地中分水正,屋角引门幽。鸟语来初日,山形入小楼。坐深惬怀抱,庭草自忘忧。
  • 3.《大人生日三首·其二宋朝·苏过天定人难胜,诚哉申子言。不须占倚伏,久已恃乾坤。八郡裤襦德,三吴肉骨恩。少卿真不病,廷尉自高门。勿叹乘桴远,当知出世尊。无邪有妙理,一悟可长存。
  • 4.《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原作之,据四库本改)·其二宋朝·释道潜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吴国旌旗开白日,越溪桃李失青春。雄名素与珠星烂,妙质长随玉树新。当宁比闻思旧德,万方行见入洪钧。
  • 5.《招隐词明朝·石宝秋山惨慄兮吾土肥,园蔬畹药兮犹光辉。路馀菅兮可缉屦,池有荷兮能制衣。山中之美人兮胡不归。秋江兮白蘋,绿波起兮鱼鳞鳞。吹长笛兮激丹唇,鸟盈盈兮云纷纷。胡不归兮山中...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