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风声恶

词牌名忆秦娥|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风声恶。个人蕉萃凭高阁。凭高阁。相思无尽,泪珠偷落。锦书欲寄鸿难托。那堪更听边城角。边城角。又添烦恼,又添萧索。

猜您喜欢

  • 1.《后庭花·越罗小袖新香蒨五代·毛熙震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栏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怎不教人长相见?画堂深院。
  • 2.《一封罗明朝·叶宪祖众:朋情契最赊。偶相逢即一家。莫惜十千平乐价。任取村罍浮紫霞。西窗剪烛。欢情转加。梨花门掩。良宵正遐生:胡兄。。偶然相谑君休讶。
  • 3.《兰砌图明朝·何吾驺菉叶琼枝秀可餐,砌移秘检长词垣。采将九泽三秋蕊,和入盐梅掌露寒。
  • 4.《读余氏七贤传(七贤皆从朱子游)明朝·佘翔七子高风足讨论,先朝并及紫阳门。但看虹井云塘色,吾道东南一派存。
  • 5.《京口道中即事明朝·李因云暗篷窗昼启迟,绿阴新覆树枝枝。明珠买得浔阳女,一曲琵琶古别离。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