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木笔

词牌名一丛花|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谪仙梦里揣香妍。

乱插向晴天。

春心未展疑含泪,恁垂露、不著朱铅。

偏是曙风,吹开兰蕊,捧日赛初莲。

楼前岁岁占花先。

紫白斗婵娟。

高枝坠瓣无人管,便归去、老秃谁怜。

清水院中,双株玉雪,聊自忏情禅。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宋朝·黄公度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 2.《元朝·王祯创物各有名,薅器即云耨。壅厚破蚁封,啄深过鸟咮。护苗如养贤,去草极击寇。曾闻伛偻翁,功毋求速就。
  • 3.《游终南山杂咏·长啸洞宋朝·李騊西风壁立苍崖瘦,一水湍流怒浪翻。云外不须求紫府,祇应此景是桃源。
  • 4.《颂古·柏树宋朝·释空打人骂人易,劝人休却难。不识饶人处,急水下高滩。
  • 5.《老人灯明朝·周宪王百岁身躯浪得名,提携何苦自劳形。年来偏觉心肠热,老去只余脏腑明。半夜风中常懊恨,一生线上作经营。可怜亦被风光引,摆手摇头学后生。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