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半面斯妆映玉台

词牌名浣溪纱|朝代:清朝|作者:傅熊湘|

半面斯妆映玉台。

旧时温峤不须媒。

东风稳约踏青来。

倾国倾城原自好,胡天胡帝镇相猜。

等闲莺语费低徊。

注释

1.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宋朝·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 2.《故李察院挽歌辞二首·其一宋朝·綦崇礼学古方从仕,投闲遂屏居。声华芸省旧,风采柏台馀。黄壤归何速,青云志莫舒。推财均室尽,遗子有家书。
  • 3.《秋日登钓台其四明朝·佘翔凭高一长啸,眼底尽飞潜。齐国今非汉,渔人旧是严。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
  • 4.《古意明朝·李云龙佳人捲珠帘,散步玉楼前。柳叶生眉上,桃花开脸边。窗临浣纱石,门系采莲船。夫婿归宜早,春华易弃捐。
  • 5.《四边静明朝·邵璨衔恩饮义中肠热。情深怎抛撇。凫雁两分飞。从今死生诀。合:燕歌惨切。故人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1882-1930.12,名敷,字文渠,一字君剑,号钝安,又别署钝根,后省为屯艮。湖南醴陵北乡旁人。幼随父就读。继入渌江书院、岳麓书院,师事长沙王先谦、同邑吴德襄。后留学日本弘文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宁调元、陈家鼎、仇式匡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鼓吹推翻帝制。后与亚子诸人结“南社”,常与宁调元、郑淑容、陈豪生、黄梦邃文唱和。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回醴陵,先后在渌江中学、萍乡中学、正本女校、长沙明德学堂任教五年。宣统二年(1910)至苏州与张默君编辑江苏《大汉报》。次年返湘,主编《长沙日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政权,傅常在报刊著文反袁。民国2年(1913),袁党汤芗铭督湘时被通缉,幸友人刘镜心掩护脱险归醴,重在王仙教学,并著有《环中集》。5年,袁败汤遁,程潜督师入湘。傅出主《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7年,醴城遭北兵劫掠一空,傅赴上海请赈,与湘绅聂其杰、彭兆璜、袁家普等创设湖南善后协会,为《湖南日报》、《天问周刊》撰稿,并参予编写《醴陵兵燹纪略》,声讨张敬尧祸湘罪行。9年,张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3年任醴陵模范窑业工场总经理,参与倡修渌江石拱桥,被推为主修。19年12病逝,葬于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