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舞女

词牌名烛影摇红|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烛影摇红,良宵更觉人儿悄。

郁金堂上紫氍毹,遮莫腰支跷。

只见高翻铁鹞。

又欣闻、雏莺舌掉。

当筵舞罢,怎不魂消,回灯微笑。

顾曲周郎,如今老大非年少。

试过夔府问公孙,悽恻山猿,叫开宝、閒人已杳。

更休寻、清平旧调。

大呼狂发,更换金樽,杯杯都釂。

猜您喜欢

  • 1.《赠郭将军唐朝·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 2.《俞幼兰表兄自河南罢官归来,屡蒙见访,奖许诗篇,因呈两律奉教·其一清朝·方仁渊葭玉睽违数十春,童年避难最相亲。两番浩劫情犹旧,一霎光阴世变新。留发原为今父老,盟心未许换儒巾。斯文道丧纲常废,谁是山中识字民。
  • 3.《秋日闭关·其六明朝·李之世懒云扫不去,纤月邀还来。客有送泉至,柴门破例开。
  • 4.《益门镇清朝·毛澄平章遗壁足悲风,回首乡关一线通。曲涧清磷残雪后,乱山明灭夕阳中。鸟啼古道陈仓暝,人下高原猎碣空。韩信鼓行诸葛退,莫将成败论英雄。
  • 5.《神女庙清朝·王士祯箜篌山下路,遗庙问朝云。冠古才难并,流波日易曛。玉颜空寂莫,山翠自氤氲。东望章华晚,含情尚为君。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