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蟾宫·有咏

词牌名步蟾宫|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盈盈说是如花女。

几曾见花解语。

不劳玉子种山閒,已博得、蓝桥玉杵。

分明芳沚鸳鸯侣。

悽恻琴焚鹤煮。

只今追悔已无从,误听了、谈他差处。

注释

1. 押语韵

猜您喜欢

  • 1.《和晦甫答思道宋朝·吕陶策马悠悠倦往还,竹边林下举吟鞭。忙中对酒成閒客,老去逢春忆少年。三岛月来清入牖,十洲波净碧涵天。归欤且共良朋赏,花未飘红柳未眠。
  • 2.《七言送诗僧思齐归吴宋朝·沈遘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吴山木落众峰出,越湖潦散孤屿浮。橘丹莼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韝。...
  • 3.《静安八咏录三·其三·芦子渡元朝·赵觐芦花十里塘,野色正荒凉。明月秋无际,西风雪有香。渔郎茆屋小,估客棹歌长。自愧无家别,经行百感伤。
  • 4.《苦雨柬何文起·其一明朝·李之世春愁不可奈,苦雨又连朝。架沁琴书湿,庭添几案潮。芳游能几许,索处更难销。为问花安否,相将护短条。
  • 5.《送秦留仙太史归梁溪清朝·王士祯我鼓湘灵瑟,君弹昭氏琴。房栊激流徵,太息感知音。古塞鸿声远,离堂烛泪深。临觞忽不御,为尔一沉吟。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