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春恨

词牌名满江红|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欲觅封侯,惭不是、虎头燕颔。

空自负、健儿身手,青天可撼。

奔走几年人老大,荒村一径杨花糁。

生怕是、花落打头来,都无胆。

也应有,味回榄。

漫延伫,发霜髧。

想半生嗜好,真同昌歜。

铁骨铜筋成底用,绿红肥瘦同愁惨。

又五更、听得鼓鼙声,死还散。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四部

猜您喜欢

  • 1.《西江月·蜡梅宋朝·李泉可是江梅开晚,从教蜡雪来迟。此花清绝胜南枝。搀过春风第一。蘸蜡女工斗巧,涂黄汉额偏宜。□腮相倚并开时。认取东君深意。
  • 2.《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其四宋朝·陆佃春渚秋潭不可寻,回头城郭碍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鬓,更与谁论一寸心。红粉泪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临岐不忍醒时别,一任玻瓈酒盏深。
  • 3.《春阴呈兄长·其二宋朝·彭汝砺春容猛狼藉,暑意已侵寻。寂寞悲时事,凄凉上客心。莺飞啼野色,蝶戏落花阴。喜有城隅望,乘风听苦吟。
  • 4.《绵搭絮明朝·朱鼎久羁囹圄。镇日锁双眉。况我老病疲羸。桎梏晨昏苦怎支。叹当时课子诗书。指望你荣归戚里。光耀着门楣今日呵。。反被你遗累妻孥。身陷俘囚履祸机。旦:忧心如醉。未语泪先垂...
  • 5.《味莼园赛珍会杂咏七首·其五清朝·包天笑昨宵半臂喜新添,不薄吴绫与越缣。莫把侬身比屋宇,壁衣才罢又窗帘。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