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杜楼

词牌名江城子|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杜楼楼上托书生。

北墉清。

南窗明。

堪笑贫家,三载构方成。

若使束薪能作柱,拔松柏,种榛荆。

阑干晚倚正新晴。

多蝉鸣。

少人行。

山影前遮,依约是围屏。

更得初更明月上,凉瑟瑟,水精城。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猜您喜欢

  • 1.《次知府侍郎九日登送江亭韵宋朝·周孚兹山耸孤秀,正自惬公心。顿觉天能近,都亡地可临。烟江殊衮衮,霜柳尚沉沉。但恨无陶谢,芳醪只独斟。
  • 2.《题双壁堂明朝·王汝玉谢庭誇玉树,卫诗赋瑶璚。何如临江彦,伯仲二难并。莹然双白璧,皎皎蓝田英。佐邑初试用,躬耕尚违荣。昭代贵良器,天衢方大亨。怀韫岂终久,卑沈匪无成。瑚琏荐清庙,琅玕...
  • 3.《拟四时白纻舞四首·其四清朝·牛焘转愁作娇舞衣寒,含笑一转私自怜。云裳撩翠靥,锦袖拥翘鬟。回眸立见黄金赐,罗衣纷纷雪花砖。
  • 4.《古塞上曲七首·其二明朝·沈鍊土营沙寨半荒塘,漠漠平川暗夕阳。笑杀公孙为布被,有何绣幕障边疆。
  • 5.《贺新郎明朝·沈鲸生平举动存温让。论从军要扬威武。披坚持仗。小生:你丈夫虽不晓武艺。料曾看些兵书。旦:虎略龙韬虽闲习。小生:既能如此。军门立功就容易了。旦:未必功成翻掌奴家丈夫昔...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