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本意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撩衣閒过竹閒亭。

嫩日倚疏棂。

玉琴几声凄切,正是诉衷情。

新翠箔,水精屏。

雨初晴。

玉兰花外,寂寂人稀,水绕芳汀。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猜您喜欢

  • 1.《焰里寒冰结唐朝·本寂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 2.《游月溪庵用壁间韵元朝·陈谟百粤多精舍,南华是祖山。人知尊象教,俗已变髦蛮。明月青溪上,清风翠竹间。时时一谈咏,杖屦自忘还。
  • 3.《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清朝·方浚颐舍舟登陆三日间,今朝饱看凌江山。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
  • 4.《上界第一峰明朝·吴高奇峰四百三十二,惟见兹峰势独尊。远揖华嵩为伯仲,俯看蛮岭作儿孙。中天日月岩头转,白昼云雷脚底奔。不是飞仙那可即,骖鸾何日去朝元。
  • 5.《南柯子·赠秀水同社沈天鹿明朝·李雯长水塘边雨,春来涨碧流。沈郎八咏更成楼。记得西陵桥下、一扁舟。蜡屐今馀几,春山可滞游。愿携细管及轻喉。明月垂杨新度、小伊州。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