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咏事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与人难与。

拒又愁难拒。

明月权为林苑主。

差些无累黍。

原知非力能堪。

惟有再请瞿昙。

又得狙公妙术,仍是暮四朝三。

猜您喜欢

  • 1.《买花唐朝·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
  • 2.《连旬大雪·其二元朝·吴当平施翠壑与丹崖,风磴云门处处埋。直待东风花尽发,却寻布袜踏青鞋。
  • 3.《次韵文潜立春三绝·其一宋朝·李彭腊前漏泄有官梅,春色悬知里许回。日涉园中聊步屧,黄菘早韭复争开。
  • 4.《颂古四十首·其十七宋朝·释守珣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许将军建太平。
  • 5.《次方蕙岩行春韵宋朝·释元肇及时槃乐足幽闲,近自丘园远到关。见綵桃符知岁换,带黄杨柳觉春还。飘飘衣袂风雩转,草草杯行笑语间。高兴磊然降不下,更须相约过西山。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