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问柳轩小饮

词牌名定风波|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朱雀桥边野草花。

秦淮浊水不关沙。

问柳轩前寻美酒。

翘首。

窗棂四面尽红纱。

本是六朝金粉地。

何意。

垂鞭不见五云车。

洞口桃花含笑处。

无语。

绿杨过去两三家。

猜您喜欢

  • 1.《南乡子·咏瑞香清朝·顾太清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不是婷婷倩女魂。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自冠群。
  • 2.《别郭思信元朝·陈谟望望沙园鹭渚边,綵云忽到九州前。春山步屧寻前度,夜月停杯说隔年。局上蒲翻枭雉采,琴中徽按凤皇弦。河桥折柳难为别,更约看花句共联。
  • 3.《八月十七日霜清朝·方式济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
  • 4.《过宝应湖值阴晦有感仍和库部明朝·石宝北雁南鸿岁岁忙,阴晴未定路犹长。春潮又听孤舟雨,晓镜新添几缕霜。一代美名传稷下,百年遗爱在桐乡。因君更起凌云思,却恐春来酒病妨。
  • 5.《殷公觐招集水西亭仝何行吉詹淑正管象吉洪仲昭杨承之作明朝·佘翔郭外生秋色,移尊集水西。青山悬睥睨,白马驻招提。丛桂淮南隐,芙蓉邺下题。酣歌犹未已,归路夕阳低。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