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江神子·双双燕子语雕梁

词牌名摊破江神子|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双双燕子语雕梁。

骂檀郎。

惜檀郎。

绕槛千条,绿处是垂杨。

人又不来春又去,山枕上,泪如丝,暗断肠。

一朝一朝望远乡。

叶易黄。

鬓易霜。

宵来一信,关门外、大破西羌。

沙场万里,禽贼并禽王。

准拟铙歌齐奏凯,乞便道,过燕支,取助妆。

注释

1.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祁县夜坐明朝·王崇庆岁暮寒仍急,长歌乘晚风。荒凉怜小县,真率爱山童。积雪明残柳,衰颜叹转蓬。旅怀不可寐,徙倚画廊东。
  • 2.《咏菊十首·其三·御袍黄明朝·王立道霜黄上林草,天子欲更衣。六宫齐望幸,红紫漫成围。
  • 3.《都僧正慈化大师挽词·其二宋朝·释道潜平生轻长物,身世等鸿毛。誉出东南早,人惊节义高。玩奇唯水石,结客尽英豪。来往元无迹,情钟谩郁陶。
  • 4.《金陵酒兴明朝·吕渊奉使南行属暮秋,长途千里去悠悠。青山满眼遍京口,画舫连樯遮石头。抚景信知天地客,感怀无奈古今愁。一尊且作簪缨会,痛饮厌厌夜不休。
  • 5.《北端正好明朝·沈璟兀的不辱抺杀武和文。颓败了卿和相。净:我那些儿辱抹了朝廷体面。外:犹兀自傲睨班行。有天在你头直上俺和你。就日难遮障。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