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笑咏

词牌名感皇恩|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向晚大东风,杏花无恙。

花外层楼上。

怅望。

酒垆风月,一曲渭城高唱。

待人人不至,空惆怅。

一晌春回,三分胆壮。

葱肆邀、过访凭仗。

妍皮如许,换得绮罗新样。

几年光景也,莫贫相。

注释

1. 押漾韵

猜您喜欢

  • 1.《送穆伯通归成都二首·其一宋朝·吕陶宦游无著任东西,通塞惟将物理齐。平日风波方舣棹,经年桃李又成蹊。尘埃易没千金剑,霄汉谁为数尺梯。三驿锦江归去近,知君不厌子规啼。
  • 2.《永寿太君挽词·其二宋朝·沈辽身谢汉廷路,神游湘水归。山川想如昔,邻里欲谁依。梦幻久已寤,悲欢今是非。最伤芸阁彦,无复老莱衣。
  • 3.《喜迁莺·英雄怀抱明朝·王玉峰英雄怀抱。每抚剑高歌。仰天长啸。赖契有金兰。朋从四海。整丝纶共钓连鳌。
  • 4.《答陈子卿见寄明朝·佘翔五月披裘惯负薪,居然沧海一穷鳞。若非芳佩贻公子,谁见绨袍恋故人。万里扶摇鹏击水,九衢蹀躞马飞尘。从容碣石谈天日,还忆江南白雪春。
  • 5.《春日寄怀陆使君·其一明朝·佘翔郡阁三年集凤凰,颍川经术汉循良。翩翩车骑趋朝日,共识司徒旧省郎。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