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泉溪市酒家题壁

词牌名潇湘夜雨|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酃水湖边,泉溪市口,家家酒瓮盈船。

玉楼人醉杏花天。

楼小倚、湘裙入画,门乍启、青旆高悬。

徘徊处、何人犊鼻,高兴酣眠。

琴樽生业,西河太守,有酒成泉。

试呼人打桨,放下滩前。

春正好、柔情似水,醺不尽、佳气非烟。

安排绿、琼箫玉簪,高会是群仙。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和张公叙别古风宋朝·罗从彦良工创新第,潇洒侔洞府。经营未毕工,四面方兴渚。蛟龙忽夜徙,空中震雷雨。亲旧贺于门,主人迎孔户。连唤凤儿来,藏书几多部。为我张广筵,酬宾酌以旅。人谓主公贤,敦朴...
  • 2.《时余适金陵定居定林超然将南归从余游以为诗谶也复次其韵宋朝·释德洪袖手对君增白业,照溪嗟我减朱颜。遥知岁晚归心急,不为江南卧看山。
  • 3.《咏水灯明朝·李云龙如珠浮赤水,不叶开红莲。川暗萤齐度,湖平星共联。近能添岸火,远误逗江烟。浦月光相借,溪云赤欲然。鱼眼时交射,龙宫夜并悬。因知普照处,俱是一灯传。
  • 4.《贫居自述·其三十六明朝·李孔修编茆筑室傍江皋,疏种垂杨密种桃。风月几曾嫌老土,莺花真是爱狂骚。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眼底虽非杨子辈,何曾轻拔一条毛。
  • 5.《冬夜宿邓伯乔三一山房明朝·李孙宸小搆依城市,清幽绝世缘。偶因载酒至,便作对床眠。月出花垂牖,雁声霜满天。玄谈当永夜,不寐各悠然。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