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放船

词牌名一丛花|朝代:清朝|作者:曾廉|

平生不爱说貂蝉。

疏懒酒家眠。

世上富贵应无分,欲箕颍、更待何年。

和靖不能,下棋挑粪,赁个钓鱼船。

一钩便得缩头鳊。

休说我无钱。

将鱼换酒携归去,荻花里、袅袅茶烟。

茶罢酒醒,看船到了,前面画桥边。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宋朝·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 2.《夏日同安示阿崇诸衲子宋朝·释德洪老眼朅来惊节物,闲同诸子话江乡。试茶正要旋烘盏,煮饼且令深注汤。忽忆海山餐荔子,更思湘水劈莲房。夏休便可车轮去,菌蕈秋肥趁及尝。
  • 3.《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三宋朝·释德洪青春径去不小住,天迥游丝增眼寒。想见手提大千界,翛然身现一毛端。若存情见智山隔,但断攀缘业海乾。面目分明今日是,敢将枣柏荐盘餐。
  • 4.《鹡原别意为李大参德馨作明朝·江源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兄弟既好合,忽忆...
  • 5.《明朝·李溥几度潺湲树底过,渊澄会见泻天河。气蒸桃浪红翻锦,色借湘裙绿染罗。曲涧分来听不尽,长沟流出恨偏多。朝宗东泛沧溟远,万里瀰漫接巨波。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有《瓠庵集》、《瓠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