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为爱斜阳独上楼

词牌名鹧鸪天|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为爱斜阳独上楼。

新来人意冷于秋。

西风吹送华年尽,不解离人此际愁。

缘断续,信沈浮。

柔肠一寸枉绸缪。

不如并付秋江水,直向天涯尽处流。

注释

1.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山上树唐朝·于武陵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 2.《和中甫吕氏园亭宋朝·沈遘长日阴阴雨与风,病夫高卧一舟中。少年欢气谁能遏,纵走名园看落红。
  • 3.《冯甥雁图·其一明朝·王佐(汝学)长铗归来耿不眠,月明如水浸霜天。一声远落潇湘浦,怨满江南锦瑟弦。
  • 4.《绝句十首·其一明朝·王渐逵旧时邻舍已生疏,此日归来得尽娱。田父隔村谈款曲,旋刍新酒摘园蔬。
  • 5.《和小洲舟次明朝·王天性飞花啼鸟满山城,嗟尔穷途此日行。松径鹤猿频入梦,瘴江烟雨若为情。天光笼水浮官舫,海色生风送客程。千里故人明月夜,应同离绪叹分萍。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