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水下天涯客去乡

词牌名鹧鸪天|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水下天涯客去乡。

此情毕竟数谁长。

若教一去无还日,便是痴人亦断肠。

魂渺渺,恨茫茫。

羁怀归梦两凄凉。

甫能忏得愁根断,又向危栏倚夕阳。

注释

1.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举场语唐朝·不详欲入举场,先问苏张。苏张犹可,三杨杀我。
  • 2.《宋朝·李丑父诸生幸不笑韩愈,官长何因骂郑虔。
  • 3.《还丹复命篇·其十五·五言十六首宋朝·薛道光饮了灵丹药,纯阳自在人。洞明常寂照,蓬岛镇长春。去就浑无系,纵世已绝尘。但知周甲子,不在守庚申。
  • 4.《从范信中觅竹宋朝·苏过将军懒著鵔鸃冠,买得林丘小洞天。十亩琅玕寒照座,一溪罗带恰通船。行当雪夜寻安道,先欲松风借玉川。雨洗娟娟君会否,乞分半亩慰垂涎。
  • 5.《赠谭仲儆·其四明朝·佘翔邂逅同歌行路难,一尊湖海罄交欢。劝君莫拟三闾赋,今日无人似子兰。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