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新词写遍蚕绵纸

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新词写遍蚕绵纸,寄向谁边。

私恨绵绵。

人与秋虫共不眠。

幽兰泣露香犹在,抛却凉天。

消息谁传。

灯黯罗屏一惘然。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松树塘清朝·方希孟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 2.《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宋朝·释德洪绕舍初晴对意新,出门幽鸟语如真。催耕布谷殊堪听,劝客提壶却莫瞋。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
  • 3.《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七明朝·佘翔落叶纷如雨,愁人独倚楼。千峰明远水,一鸟下沧洲。湖海频相望,神仙未可求。欲歌招隐句,乘月弄扁舟。
  • 4.《水底鱼明朝·沈采净上:霸业无成。刘邦太不仁。中他一箭。我便死也甘心。我便死也甘心。
  • 5.《五供养明朝·沈璟行行自想。此去还须暂阻鸾凰。丈夫怀远略。岂肯恋闺房他。娘儿厮守。况地主常相依傍我又差了。。糊口犹无计。何暇想糟糠。且把愁怀暂时撇漾。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