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寄情何处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寄情何处。落絮游丝春欲暮。

断梦无凭。水去云回恨不胜。

天涯人老。寄语归来须及早。

莫爱飘零。尚有残红苦待卿。

猜您喜欢

  • 1.《五子歌春秋战国·先秦无名氏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训有之。内作色荒...
  • 2.《魁山除夕元朝·李昱除夕逢今夕,驱驰感鬓华。岁添新历日,身寓故人家。春暖炉燃炭,更长烛剪花。从今谢拘束,诗酒作生涯。
  • 3.《代作高氏令人挽词·其一宋朝·周孚哀讣驰千里,荒词侑一尊。潘舆春事改,卫幕旧仪存。公子悲怀橘,家人记采蘩。伤心南埭路,愁看莫云昏。
  • 4.《瑞香花宋朝·释德洪灵根闻是花中瑞,可怜亦肯乘春开。色深卷肉浅巴锦,香浓入骨生秦梅。也知秀丽不群品,最宜阴洁幽庭栽。落英红叶不忍扫,从教狼藉蒙苍苔。
  • 5.《秋夜不寐明朝·邱维贤西风生夜阑,犹拥寒云寝。归梦不能成,蛩声落虚枕。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