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晴日烘春

词牌名高阳台|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晴日烘春,光风转昼,铜瓶残萼犹妍。

未了幽怀,暗中又换流年。

凭谁乞与江郎笔,写清酬三百吴笺。

祇难禁,听雨楼阴,数箭灯边。

天涯芳草知何意,甚牵情千里,依旧芊绵。

漂荡韶光,等闲便到榆钱。

人归漫比春归易,谢啼鹃苦劝归鞭。

最伤心,旅病而今,密约从前。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白帝唐朝·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 2.《望书归·边堠远宋朝·贺铸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 3.《华清宫宋朝·温特赫某泉声夜作漏声长,月底惊回梦到乡。知我马嵬曾过着,枕边呜咽问兴亡。
  • 4.《竹阵图元朝·毛南翰坡翁胸次何磥砢,杂遝千矛攒万笴。一生长为竹写神,落纸筼筜森可把。青云纠纠晓相压,苍雪纷纷昼仍堕。长鎗磨戛飐绿沉,细甲钩连纽青锁。此幅分明作阵图,左右中坚皆勇果。...
  • 5.《寄友人鲁生同原·其二明朝·余继登不受儒冠误,知君意颇真。心能识故我,名已让他人。谢傅登山屐,陶公漉酒巾。只今吾愧汝,碌碌尚风尘。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