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西螺廖菊友君午夜招饮徵歌,醉归赋此谢之

杨柳岸,昨夜醉旗亭。

老酒觞浮流水曲,高怀兴共晓风清。

花月快晴明。

情酣畅,唱和漏频更。

侠骨英雄悲隔世,柔肠儿女总倾城。

余响遏云停。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猜您喜欢

  • 1.《送姬仲实隐士北还元朝·王恽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雨连宾馆留三宿,天遣幽怀为一抒。觉我胸中闻未有,九峰新说历家书。
  • 2.《风入松·其二宋朝·侯寘东楼烟重暗山光。春意堕微茫。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没处与人消遣,倚阑情寄斜阳。共君今夜举清觞。投老各殊方。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唤取客帆...
  • 3.《梧峰夕照明朝·古文集落霞孤鹜带苍茫,半影青山掩映光。纵有丹青描不就,祇应豪客赋诗章。
  • 4.《偈一百二十首·其五十二宋朝·释怀深春色无高下,春雷动地音。翻空一夜雨,滴破祖师心。
  • 5.《卫辉至新乡明朝·李贤草头白露欲为霜,陌上无尘晓色凉。点破秋光山外鸟,印开云影路边塘。农夫垂老犹殚力,贾客多财愈觉忙。堪笑宦途如此辈,功名何用挂刚肠。
1881-1932,字雅南,号六希子,斋号蓬壶精舍。江苏江阴人。工诗词,善属文,善能书。兼工古琴。画颇类吴昌硕。画品在白龙人王一亭伯仲之间。以画名世。早年曾在故都教画,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大学教授。后民国十四年又载笔东游扶桑。为彼邦艺林所推重。民十六年冬,挟艺游台,与连雅堂成莫逆交,寄寓北投无名庵,与台省文士,常有诗画雅集之约,极一时之盛。足迹遍台北、新竹、嘉义、台南等地,书画亦随之流布台湾,二年后告老归乡。著有《王雅南先生文坛画集》《民国书画家汇传》《台湾见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