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暮秋游神清宫

词牌名忆少年|朝代:近现代|作者:黄公渚|

一山黄叶,一溪红蓼,一林风箨。

重阳菊初绽,占秋光篱角。

金阙璇台云漠漠。

绕回廊、旧游如昨。

冯高恨如许,付南云行脚。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六部

猜您喜欢

  • 1.《上梅直讲书宋朝·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
  • 2.《明珠曲明朝·王邦畿大海明珠得最难,白云渺渺水漫漫。山川至宝多灵秘,不世佳人奉一丸。
  • 3.《春日会思禹兄于溪堂宋朝·释德洪门前溪水蒲萄绿,风掠松窗料峭寒。忽忆十年同祸福,那知今日共盘餐。尽签书策齐幽架,已买渔舟泊小滩。君会不嫌村落僻,乘闲来此弄渔竿。
  • 4.《迎仙客元朝·郑廷玉一个报冤雠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慌速速的强逃生。急煎煎的甘受苦。内发喊科:正末唱:脑背后闹炒炒的起军卒。芊旋云:哥哥。兀的不是追兵...
  • 5.《夜登泰山明朝·汪坦岂有王猷兴,冲寒夜上颠。白云俱堕地,明月自行天。万里风何限,千寻嶂独前。最怜肌若雪,皎皎藐姑仙。
黄公渚(1900—1964) 字孝纾,号匑厂,别号霜腴。福建闽侯人。20年代受聘于上海著名藏书楼“嘉喜堂”工作,同时在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兼任教职。1934年到青岛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在北京以教书为生。1946年又返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直至去世。其绘笔力刚健,力透纸背,、书、画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曾与南北知名画家潘天寿、俞剑华、王涛、李苦禅等共同举办过画展。上世纪60年代的“四清运动”中受冲击,1964年从青岛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自缢身亡。著有《楚词选》、《欧阳修文集选注》、《欧阳修诗词选译》、《黄山谷诗选注》、《陈后山诗选注》《匑厂文稿》、《金石文选》和诗词集《崂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