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奉和榴屋五五初度再次元韵酬洛兄

长夜独吟苦,彩笔舞婆娑。

茫茫湖海,多少墨迹几曾磨。

万物陶然皆醉,纵是閒云野草,怎得不蹉跎。

君有生春手,才思旧盟多。

休相忆,濒易水,唱悲歌。

如今春尽,壮士豪气付流波。

潇洒韩江屐印,落魄南溟浪迹,雪雁好重摩。

尘路三千劫,一抹梦魂过。

注释

1. 押歌韵 出处:沧浪室遗稿

猜您喜欢

  • 1.《季长尽室来长沙留一月乃还邵阳作是诗送之宋朝·释德洪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 2.《古意二首·其二元朝·刘祁秋江有芙蓉,颜色好鲜洁。褰裳欲采折,水深不可涉。严风下飞霜,芳艳空凋歇。怅望一长叹,临川无桂楫。
  • 3.《梅花百咏·其二·阴阳有象明朝·李江天地无心运五株,浩然二气塞堪舆。心兮未动机先动,气也无初道有初。触处形形分上下,初时噩噩本空虚。乾坤不欲藏玄妙,故把梅花画出渠。
  • 4.《游海珠寺明朝·李韡渺渺昙花映座光,周遭石槛绕沧浪。居如龙树趺为坐,水似曹溪挹亦香。向晚落霞浮栋宇,有时白月度慈航。表贤原是瞻依地,暂借祇林一咏觞。
  • 5.《咏老马清朝·牛焘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林士模,又名林楠(一九一七——一九八零年),出生于闽南丹诏世代书香之家。曾祖父林天翔为举人,祖父林辰是童生。从祖父林壬为光绪丁丑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父林仲姚(景崇)为民国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抗日战争爆发,林士模投奔新四军并于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地下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曾任中共诏安城关支部第一任书记。一九四九年加入东江纵队,遂奉调漳州参与接管。五十年代初在诏安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科长,后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学任教。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遣送青海劳教,至一九六零年遣送原籍监督改造。一九七九年右派“划错改正”。己未年腊廿四日(一九八零年二月十日)病逝。生平事迹载《诏安文史资料》。诗词选集《沧浪室遗稿》由其幼子林英男搜集整理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