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大观楼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近现代|作者:黄绮|

长空望断。

秋尽丹枫岸。

游客去兮沙鸟乱。

残照为留堤畔。

微波托送遐思。

雁行肯负心期。

自是多情年少,他乡不信归迟。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和重己晚菊三首·其一宋朝·吕陶众菊争开此独迟,已过重九见新枝。自甘化力均先后,不与春芳较盛衰。秀蕊渐繁微雨夜,清香终在早霜时。诗人未便移青眼,会有金樽是己知。
  • 2.《次韵祝通直甘露诗二首·其一宋朝·慕容彦逢圣心天意两无违,露洒文昌若应机。甘自蜜房分瑞液,莹疑蟾窟借圆辉。遍装丛柳春争丽,高应晴空午不晞。岂止臣民胥鼓舞,故应殊裔亦心归。
  • 3.《雨夜明朝·江源风雨起中夜,寒暄变一时。不愁阻行路,或恐是催诗。袖手萦知泪,悬灯坐若痴。再三思乐土,何日是归期。
  • 4.《陈姓德星楼春联清朝·廖厚初德洽风和,春满桃源新气象;星辉云灿,祥追蒲板旧家风。
  • 5.《偶占明朝·李寄秦月何其白,秦风分外秋。主人原是客,应念敝貂裘。
1914.5.28-2005.12.23,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吟馆。江西修水人,生于安徽安庆。黄庭坚三十二世孙。五岁学颜、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我国著名成就的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词创作、书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1944年9在昆明简师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当选为河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研究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会、河北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等。2005年12月23日17时,因重症肺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