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三

苦衷难说。千日生离毋死别。

泪洒丝丝。闷到安排只有诗。

英容像在。凝对双眸思友爱。

风自呜呜。疑是窗前正唤吾。

猜您喜欢

  • 1.《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元朝·元好问 拥ㄖㄖ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佳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
  • 2.《魏薛草书语唐朝·不详前有虞褚,后有薛魏。
  • 3.《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五明朝·王汝玉茅土开封日,符章镇国时。朱蒙通汉使,玄牡奉殷祠。狱讼邦人向,宗祧世祚垂。从今千万岁,与国共无期。
  • 4.《访南宗故居明朝·叶菁水似曹溪碧一湾,诸山儿立古禅关。烟开兰畹入芳气,霜下枫林透醉颜。尘世几何逢胜迹,暮年赢得老僧閒。黄梅衣钵今犹在,谁遣菩提断宿攀。
  • 5.《吟似太目明朝·吴应雷贫使交情阔,閒看物态新。白云方闭户,红蓼正宜人。不厌南山色,相携小瓮春。竹林犹有伴,毕卓夜过邻。
1914.5.28-2005.12.23,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吟馆。江西修水人,生于安徽安庆。黄庭坚三十二世孙。五岁学颜、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我国著名成就的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词创作、书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1944年9在昆明简师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当选为河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研究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会、河北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等。2005年12月23日17时,因重症肺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