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格律

剔银灯词牌名,又名“剔银灯引”。以柳永《剔银灯·仙吕调》为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等。

剔银灯词牌格律对照

剔银灯词牌更多信息
  • 正体

    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以柳永《剔银灯·仙吕调》为代表。此词以柳词、毛词、杜词为正体,若范词、衷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六字,杜安世“夜永衾寒”词正与此同。 按杜词别首前段起句“昨夜一场风雨”,“一”字仄声。后段第五句“免恁恼人肠肚”,“恼”字仄声。谱内据之,其馀可平可仄,悉校类列四词。 又按杜词别首前段第五句“多情怎生为主”,“情”字平声。但查宋词,此字无不用仄者,应以仄声字为定格。

    格律对照例词:《剔银灯·仙吕调》

    中仄中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平中。中中仄、中平中

    何事春工用。绣画出、万红千。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如斯佳。早晚是、读书天

    中仄中平中。中仄中平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中,仄仄中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

    渐渐园林明。便好安排欢。论槛买花,盈车载酒,百琲千金邀。何妨沈。有人伴、日高春

  • 变体一

    变体一,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以毛滂《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二句俱六字,杜安世“昨夜一场”词正与此同。 汲古阁刻《寿域词》本,前段第二句“春忽到席间屏曲”,亦作七字,今照《花草粹编》改定。原注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或其歌法耳。

    格律对照例词:《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帘下风光自。春到席间屏。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汨罗愁。又何似、红围翠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聚散悲欢箭。不易一杯相。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罗熏绣。锦瑟畔、低迷醉

  • 变体二

    变体二,双调七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以杜安世《剔银灯·好事争如不遇》为代表。前后段第二句俱七字。

    格律对照例词:《剔银灯·好事争如不遇》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好事争如不。可惜许、多情相。月下风前,偷期窃会,共把衷肠分。尤云殢。正缱绻、朝朝暮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无奈别离情。和酒病、双眉长。往事凄凉,佳音迢递,似此因缘谁。洞云深。暗回首、落花飞

  • 变体三

    变体三,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以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为代表。此与杜词同,惟前后段第六句添一字作五字句、不用韵异。《花草粹编》采之《中吴纪闻》。

    格律对照例词:《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昨夜因看蜀。笑曹操、孙权刘。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人世都无百。少痴騃、老成尪。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

  • 变体四

    变体四,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以衷长吉《剔银灯·古来五子伊谁有》为代表。此亦毛词体,惟前后段起句及第五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 

    格律对照例词:《剔银灯·古来五子伊谁有》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古来五子伊谁,唐室五王称。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英名不。更东汉、马良并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君今也五男还。应是五星孕。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个般非。好与醉、刘伶五 

剔银灯词牌沿革

五代南唐冯延巳应天长》词:“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调名本意即咏富贵人家挑亮银制的烛灯。《乐章集》注“仙吕调”。金词亦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中吕宫”。蒋氏《九宫谱》属中吕调,名“剔银灯引”。 

北宋新声。宋人龚仲希《中吴纪闻》卷五:“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作《剔银灯》,皆寓劝世之意。”欧阳修此调之词已佚,仅存范词。柳永七十五字体为创调之作,乃流连坊曲之词。沈邈两词乃赠歌妓之作,其一:“江秋高霜早。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蜇正苦,又是黄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难表。除非是、重相见了。”此词与范词字句略异。杜安世三首,其一云:“昨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剪处。”此词亦寓劝世之意,字句亦与范词略异。《词谱》此调共列五体,范词影响较大,可依范体。此调因有劝世之作,可以发表议论,但议论须寓于形象之内,或得理趣者为佳。此词亦可言情,亦有寿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