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格律

河渎神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以温庭筠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为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的变体。代表词作有张泌《河渎神·古树噪寒鸦》等。

河渎神词牌格律对照

河渎神词牌更多信息
  • 正体

    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仄韵 。以温庭筠《河渎神·河上望丛祠》为代表。此词前段押平韵,后段押仄韵者,唐宋人间一为之,若全押平韵,则惟唐词一体也。 前段第二句,孙光宪词“春晚湘妃庙前”,“春”字平声,“晚”字仄声,“妃”字平声,“庙”字仄声。第三句“一方卵色楚南天”,“卵”字仄声,辛弃疾词“山头人望翠云旗”,“山”字平声。第四句,温词别首“流泪玉箸千条”,“泪”字仄声,“流”字平声,“玉”字、“箸”字俱仄声,“千”字平声。后段换头句,“暮天愁听思归乐”,“暮”字仄声,“天”字、“愁”字俱平声,“听”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二句,孙词“依旧琼轮羽驾”,“依”字平声,“旧”字仄声,“轮”字平声,“羽”字仄声。第三句,孙词“小殿沉沉清夜”,“小”字仄声,上“沉”字平声,温词别首“青麦燕飞落落”,上“落”字仄声。第四句,孙词“银灯飘落香灺”,“银”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若前段起句“河”字可平,则参张词。

    格律对照例词:《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中仄仄平。中中平中中。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中中中

    河上望丛,庙前春雨来。楚山无限鸟飞,兰棹空伤别。 

    中中中中平中。中中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中平平仄平

    何处杜鹃啼不,艳红开尽如。蝉鬓美人愁,百花芳草佳。 

  • 变体

    变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以张泌《河渎神·古树噪寒鸦》为代表。此体全押平韵,无唐宋词可校。 

    格律对照例词:《河渎神·古树噪寒鸦》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古树噪寒,满庭枫叶芦。昼镫当午隔轻,画阁朱帘影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门外往来祈寒客,翩翩帆落天。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河渎神词牌沿革

河渎神,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调始创作者人不一,无凿据确定。初出之处亦无资参校。南宋黄昇《庵词选》:“《河渎神》则咏祠庙。”渎:本义是沟渠,衍为河流大川。秦汉时期的《尔雅·释水》云:“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原注者也。”即河流入海的河川方叫作“渎”。中国古代自周朝以来,祭祀河神就成了一种定制。民间专门祭祀所居住区域河川的河神;官方则祭祀名川大江的河神。所以,各地祭祀的河渎神仙各不相同,祭祀的形式也五八门。

另外,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认为,《河渎神》是“送神迎神曲”。总之,调名本意即咏在祠庙举办祭赛河神的活动。此调最早的作者唐温庭筠的同题词,开篇即云“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犹含调名本意。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温庭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