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以晏殊《秋蕊香·梅蕊雪残香瘦》为代表。周邦彦以前悉照此词平仄填。周邦彦以后即照周词平仄填,故两收之。此词前段起句第五字平声,前后段第三、四句第五字俱平声,有晏几道、张耒诸词可证。 晏几道词前段第二句“别恨远山眉小”,“别”字仄声。第三句“眼前人去欢难偶”,“人”字平声。第四句“谁共一杯芳酒”,“谁”字平声。张耒词后段第一句“别离滋味浓如酒”,“别”字仄声,“滋”字仄声。第二句“著人瘦”,“著”字仄声。杨泽民词第三句“良人贪逐利名远”,“贪”字平声。第四句“不忆幽花静院”,“不”字仄声,方千里词“春锁绿沉小院”,“绿”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杨词中“利”字、“静”字,方词中“小”字,此正晏、周二词体例所分,概不校注,馀参周词。
格律对照例词:《秋蕊香·梅蕊雪残香瘦》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变体一: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以周邦彦《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为代表。此即晏词体,所异者惟前段第一句第五字,前后段第三、四句第五字俱用仄声耳,有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和词及吴文英诸作可证。大概南宋人俱宗之,故采入以备参考。
格律对照例词:《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闻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宝钗落枕梦魂远,帘影参差满院。
变体二: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以赵以夫《秋蕊香·一夜金风》为代表。此调见《虚斋乐府》咏木犀,即赋题本意也。无别首可校,平仄宜依之。
格律对照例词:《秋蕊香·一夜金风》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扶疏月殿影,雅淡道家妆。阿谁倩、天女散浓香。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神伤。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泪吸秋光。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