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词牌名)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点绛唇词牌沿革

调名用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春,东转绿蓣。不知谁家子,看桃李津。白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禹称词名“点樱桃”。王十朋词名“十八香”。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句,名“沙头”。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在京剧中,《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此调冯延巳一首为创调之作,其他唐五代词人不用此调。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汪词与冯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体。汪词是名篇,南宋初年黄公度和作序:“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或传此词为苏过作,乃误。此调九句,七句用韵,用仄韵,韵密;主要句式为四个四字句,此外三个五字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这样构成此调平缓凝重,适于表达苦涩情绪。苏轼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格律对照

  • 正体格律对照例词:《点绛唇·荫绿围红
    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冯延巳的《点绛唇·荫绿围红》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之藏韵、韩词之添字,皆变格也。前段第一句,赵抃词“秋气微凉”,“秋”字平声。第二句,寇准词“社公足东慢”,“社”字、“雨”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赵鼎词“美一杯”,“一”字仄声。第二句,寇词“拂晓停针线”,“拂”字仄声。第三句,张炎词“西好”,“竹”字仄声。第四句,毛滂词“劳蝶攘”,“蜂”字平声,“蝶”字仄声。第六句,寇词“侧卧珠帘卷”,“侧”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参校下词。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仄平平

    荫绿围红,飞琼家在桃源。画桥当,临水开朱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平中,中仄平平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颦不,意凭风,吹向郎边

  • 变体一格律对照例词:《点绛唇·不用悲秋
    变体一,双调,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苏轼《点绛唇·不用悲秋》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本七字句,但于第四字藏一韵,可作两句。宋吴琚词“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舒亶词“紫香浓,翠华风转,随辇”,“遇”字、“转”字用韵,正与此同。元词如应次蘧、萧允之诸作皆然,实本苏词也。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用悲秋,今年身,还高。江村海,总作空花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楼船,白云飞,空有年年

  • 变体二格律对照例词:《点绛唇·病起恹恹
    变体二,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韩琦《点绛唇·病起恹恹》为代表。此词见《花草粹编》,前后段第二句俱多一字。《词律》疏于考据,反驳草堂之误,非也。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病起恹恹,对堂阶花树添憔。乱红飘,滴尽真珠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惆怅前春,谁相向花前。愁无,武陵凝,人远波空

点绛唇词牌作品

  • 1.《点绛唇·蹴罢秋千宋朝·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2.《点绛唇·寂寞深闺宋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3.《点绛唇·咏风兰清朝·纳兰容若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 4.《点绛唇·一种蛾眉清朝·纳兰容若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 5.《点绛唇·五夜光寒清朝·纳兰容若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 6.《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宋朝·吴文英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 7.《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朝·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 8.《点绛唇·采药归来宋朝·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 9.《点绛唇·小院新凉清朝·纳兰容若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 10.《点绛唇·感兴宋朝·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 11.《点绛唇·梅宋朝·朱翌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
  • 12.《点绛唇·新月娟娟宋朝·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 13.《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宋朝·叶梦得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 14.《点绛唇·春愁宋朝·赵鼎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 15.《点绛唇·时霎清明宋朝·吴文英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 16.《点绛唇·桃源宋朝·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 17.《点绛唇·花信来时宋朝·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 18.《点绛唇·咏梅月宋朝·陈亮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 19.《点绛唇·屏却相思近现代·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 20.《点绛唇·送李琴泉宋朝·吴大有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著.唐宋词谱粹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