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峰格律

夏云峰词牌名,北宋新声,属歇指调。以柳永《夏峰·宴堂深》为正体,双调九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代表词作有张元干《夏峰·涌轮》等。

夏云峰词牌格律对照

夏云峰词牌更多信息
  • 正体

    正体:双调九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以柳永《夏云峰·宴堂深》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曹词、张词句读虽异,犹为整齐。若无名氏词与赵词之句读参差,皆变格也。谱内可平可仄即参下所采四词。

    格律对照例词:《夏云峰·宴堂深》

    中中。中中仄、中中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中仄仄、仄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

    宴堂深,轩楹雨、轻压暑气低。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

    中平中仄中,仄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中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仄仄,中仄平

    越娥蕙态兰,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醉乡深处,须尽兴、满酌高。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

  • 变体一

    变体一:双调九十一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以曹勋《夏云峰·圣节》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韵,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六字,又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格律对照例词:《夏云峰·圣节》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绍洪基,抚万寓,中兴宝运符。枢电瑞绕,景命燕及云。挺生真主,平四海、复禹山。班列立、瞻云就日,职贡衣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欢均鼇禁鹓鸾,望花城粉黛,金兽祥。笙箫缓奏,化国日永流。宝觞亲劝,须纵饮、歌舞韶。都是祝、南山圣寿,亿万斯

  • 变体二

    变体二:双调九十一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以张元干《夏云峰·涌冰轮》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前段起句不押韵,又前后段第八、九句俱二字一读,下作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异。

    格律对照例词:《夏云峰·涌冰轮》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锦肠珠唾,钟间气、卓荦天。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凉送艳歌缓舞,醉堕瑶。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

  • 变体三

    变体三:双调九十一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五平韵。以《梅苑》无名氏《夏云峰·琼结苞》为代表。此词前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与柳词同。后段第三句四字、第四句六字,与曹词同。句读参差,采以备体。

    格律对照例词:《夏云峰·琼结苞》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琼结苞,酥凝蕊,粉心轻点胭。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缘何不与春期,此花又、岂肯争竞芳。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冷姿幽艳,曾不许、霜雪相。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

  • 变体四

    变体四:双调九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以赵长卿《夏云峰·露华清》为代表。此词前段起句用韵,前后段第二句俱作上三下六句法,与柳词同。前后段第三、四句四字、六字,又与曹词同。其后段第六句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第七句五字、第八句六字,则与各家俱异。采以备体,不可为法。 

    格律对照例词:《夏云峰·露华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馀。那更似、肌肤韵胜,体段轻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 

夏云峰词牌沿革

夏云峰,北宋新声,柳永词为创调之作,属歇指调。调见柳永《乐章集》。此调为《夏云峰》本调,与《金明池》调之别名《夏云峰》调不同。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认为,取东晋顾恺之《神情》的“夏云多奇峰”句以为词调名。唐李益《乞宽禅师瘿罍呈宣供奉》诗:“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调名本意即咏夏日的云团云层似奇峰骤起。

此调用平韵,调势平稳。宋人用以祝颂、节序、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