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仄。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日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尚期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中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
暗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晚凉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疏影寒枝袅,太春早。临水涨清浅,靓妆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雄拘束,任春晓。
迷神引,唐教坊曲有《迷神子》调,与此稍异。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乐章集》注“中吕调”。
迷神:迷惑神灵。引: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它原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在唐宋杂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后来成为词调的一种类别,多数由大曲摘遍翻演而成,个别来自杂曲。调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来歌咏能迷惑神灵的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