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步闲庭,苔浸凌波罗袜冷。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平中中中平中仄,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应恨、人归早。
南朝宋时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调名取此诗意。此调兴起于北宋末年,李重元此调四首,其《忆王孙·春词》为创调之作,宋元人照此填。《太平乐府》注“黄钟宫”,《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词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蛾眉胜旧时”句,名“画蛾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名“阑干万里心”。双调五十四字者见李清照词,或名“怨王孙”,与单调绝不同。坊刻又有仄韵单调《忆王孙》,查系《渔家傲》一段。故谱内不收。
此调皆写离情别绪。宋末汪元量以此调作集句词九首,抒写对故宫的怀念,自言“甚凄婉,情至可观”,如:“离宫别苑草萋萋。对此如何不泪垂。满槛山川漾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