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词牌名)

子夜歌,乐府曲名,现存四十二首,收于《乐府诗集》中。以五言为形式,以爱情为题材,后来延伸出多种变曲。另有词牌菩萨蛮》的别称《子夜歌》。

子夜歌格律对照

调见凤林书院元词,与《菩萨蛮令》词别名《子歌》者不同。

子夜歌 双调一百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五仄韵 彭元逊

视春衫 箧中半在 浥浥露 恨桃李 如过尽 梦里故人如 临颍美人 秦川公子 
仄平平读仄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句平平平仄句

晚共何人语 对人家 池台 回首故园 咫尺未成归去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韵

昨宵听 危弦急管 酒醒不知何处 漂泊情多 哀迟感易 无限堪怜许 似尊前眼底 红颜消几寒暑 
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平仄韵

年少流 未谙春事 追与东风赋 待他年 君老巴 共君听 
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读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此调祇有此词,无别首可校。
当代秘长青校:按《词律校勘记》,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借用杜“临颍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

子夜歌词牌作品

  • 1.《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2.《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五代·李煜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 3.《子夜歌·视春衫宋朝·彭元逊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
  • 4.《子夜歌·三十七岁写容清朝·马叙伦记平生、读书试剑,戛戛耻居人后。论怀抱、乘风何日,鞘里宝剑消瘦。文采斗鸡,才华试鼠,空向通天奏。对悠悠、如水韶光,弹指四十五十,怕无闻否。昨宵试灯前刷鬓,且喜绿...
  • 5.《子夜歌·为小双鹤居士题莲影清朝·改琦阿溪寂寞烟中语。满身仙露凉如雨。少小不知怜。何时鸥梦圆。盈盈十三四。才识真珠字。花覆紫鸳鸯。影儿一镜香。
  • 6.《子夜歌·城阴寂寂相思地近现代·刘斯翰城阴寂寂相思地。愁蝉泻枕浑无字。午梦玉生烟,春心托杜鹃。行云行复住,片霎天涯雨。和泪滴芙蓉,应怜黦黦红。
  • 7.《子夜歌·夏闺回文清朝·朱玙碧荷香透纱窗北。北窗纱透香荷碧。清露比珠明。明珠比露清。竹穿萤灿绿。绿灿萤穿竹。纤月映疏帘。帘疏映月纤。
  • 8.《子夜歌·其一·奉题石窗夜坐图二首近现代·王蛰堪灯花小绽银荷绿,绛云长绕玲珑玉。白首老他乡,梦窗迷草窗。笛边金石寿,一曲新题就。莫道不思君,共谁怜楚魂。
  • 9.《子夜歌·枇杷树底留春住清朝·刘嗣绾枇杷树底留春住。樱桃花底催春去。去住不胜愁。可怜春尽头。清游浑未省。直到春城冷。丝雨画楼垂。玉郎归未归。
  • 10.《子夜歌·新秋寄怀主人清朝·许德蘋凉云薄薄如罗绮。丝丝欲绣回文字。鸿雁不归来。叫奴心上猜。自怜腰减旧。却忆人同瘦。蓦见暗飞霜。沿堤柳色黄。
  • 11.《子夜歌·秋晚清朝·冯登府阑干十二花遮影。玉阶月上帘垂静。一晌只贪眠。如何怯夜寒。罗衾凉早叠。推枕何曾著。庭院已秋风。夫容不肯红。
  • 12.《子夜歌·碧天新雁横西浦清朝·杨夔生碧天新雁横西浦。清秋寂寞蘅皋路。疏柳尚遮楼。楼中人在否。短歌徒怨别。芦折鸥边雪。返照逼秋光。一江离恨长。
  • 13.《子夜歌·二分明月女子像清朝·改琦团圞皓魄心心印。竹西亭子珠帘静。只有一分人。同他月二分。仙仙飞入月。不觉烟鬟湿。别后见应难。金波泻作环。
  • 14.《子夜歌·西泠送春清朝·过春山问东君、断红乱碧,恁处是、春归路。白堤外、垂杨摇曳,似倩艳阳留住。翠冷燕帘,香消蛾岫,依旧成虚度。指西泠桥畔,渔郎归后,夕阳影里,暗催芳杜。断肠客、青楼梦古,寂...
  • 15.《子夜歌·三更月宋朝·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 16.《子夜歌·其二·奉题石窗夜坐图二首近现代·王蛰堪梦边谁续珊瑚网,空教南渡存真赏。瑞脑篆如丝,一灯吟坐时。芳痕馀旧陌,几许欢游迹。准拟买轻帆,佳期重更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