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二十日记梦》等。

江神子 黄侃

  • 1.《江神子·幽香冷艳乍相逢清朝·黄侃幽香冷艳乍相逢。小斋中。昼融融。一种清癯,修洁最相同。也算安排金屋里,休懊恼,谢东风。天涯消息任轻鸿。寄无从。佩仍慵。只祝韶华,长驻漫成空。试看凌波还可赋,和窈...
  • 2.《江神子·江枫落叶送归舟清朝·黄侃江枫落叶送归舟。拟淹留。望苹洲。无奈离烟恨水共东流。灯火孤城笳语咽,残醉在,下帘钩。闲来偏引旧时愁。两眉头。无限秋。斜日浮云,西北有高楼。千顷沧波今夜梦,芦溆畔...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