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以李璟词《望远行·碧砌光照眼明》为正体,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词作有柳永《望远行·绣帏睡起》等。
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调名本义与汉鼓吹曲内之《望行人》同。唐王建张籍均有《望行人》辞,孟郊有《望远曲》。”敦煌曲辞亦有此调名。调名即咏眺望出征人或出行人渐行远的本意。此调自隋唐五代至宋初,由令词演变为慢词,俱名《望远行》。
此调小令始见五代后蜀赵崇祚《间集》所辑唐韦庄词;慢词始见北宋柳永《乐章集》。

望远行 黄庭坚

  • 1.《望远行·荔枝宋朝·黄庭坚 荔枝,常以遗生。故戏及之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无心除告佛。 管人闲底,且放我快活{得彳口}。便索...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