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有说法称,该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江城子 金鉴才

金鉴才,字明斋,更字明庐、明甫,号白峰。工行书及篆刻。1943年生于浙江义乌,先世本姓刘,系西汉中靖王苗裔,为东阳十三居第三居俨公后裔。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系。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沙孟、陆维钊、诸乐三、朱家济、方介堪诸师,又尝问业于张宗祥、韩登安先生。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长于书法篆刻、大写意花鸟画,喜吟填词,才思清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