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调仿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李煜作此调时已归宋。古人亡国之音哀以思”,人身为亡国之君,这哀之痛与思之切都深沉而含蓄地体现在这首词中。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

相见欢 潘光旦

潘光旦(1899-1967) 字仲昂。江苏宝(今属上市宝山人)罗店人。社会学家。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图书部主任、秘书长、社会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任教期间讲授优生学、家庭问题、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等课程。创办新书店,主编《时事新报》文学副刊《学灯》。早年身残,一生不事积蓄,遗书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