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据清人毛先舒《填词解》:《北里志》载天水光远题杨菜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盖秦词袭用此旬。秦观创此调后,宋元人多照此填词。《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调名《豆叶黄陆游词有“得娥眉归旧时“旬故名《画娥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故名《阑干万里心》;另有名《怨王孙》者,双调54字。

忆王孙 屈大均

  • 1.《忆王孙·草清朝·屈大均风吹一夜即萋萋。未到裙腰路已迷。肠断离人日向西。带香泥。狼藉春光任马蹄。
屈大均的诗词曲代表作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