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袁克文

  • 1.《浣溪沙·其二清朝·袁克文车马寒潭忆旧踪,朱灯白雪蓦相逢,胭脂犹认去年红。别馆城南春乍展,灵犀江上梦曾通,怜渠渠亦独怜侬。
  • 2.《浣溪沙·其一·小雨轻凉一夜秋清朝·袁克文小雨轻凉一夜秋,单衾如水不胜愁,强抛閒梦度温柔。尽有啼蛩迎别院,已无飞燕近重楼,灯痕寂寞下帘钩。
  • 3.《浣溪沙·其二清朝·袁克文零落情怀入梦稠,看花中酒四天秋,而今病似去年不?香到重帘吹不散,钗临双枕堕无由,此间傥许一勾留。
  • 4.《浣溪沙·其二清朝·袁克文簸起狂尘户有声,绕墙寒木送悲鸣,者时人定未三更。蜡自纵横烧易尽,帘为舒卷拂难平,一场愁梦不堪惊。
  • 5.《浣溪沙·其一·十载江关鬓己皤清朝·袁克文十载江关鬓己皤,而今对酒又如何?欢娱时少恨时多。入梦相思犹宛转,当楼此意总蹉跎,未须一棒待人呵。
  • 6.《浣溪沙·其二清朝·袁克文又是虫啼树老时,秋风吹曳鬓成丝,画楼人语不堪思。前路轻车嚣未已,昨宵閒梦倦都迟,隔帘明月有谁知?
  • 7.《浣溪沙·其四清朝·袁克文风起云屯又一时,乍凉乍暖意参差,小楼经雨梦翻迟。到耳声声都不管,教无眠是最相思,相思何计遣人知。
  • 8.《浣溪沙·寄万年海上清朝·袁克文无赖春痕惹梦思,尊前曾记唱新词,心期但有月明知。渐许离情通宛转,休凭旧事怨差池,相逢鬓已又添丝。
  • 9.《浣溪沙·其一·渐是秋光欲暮时清朝·袁克文渐是秋光欲暮时,疏疏黄叶遍寒枝,轻烟淡霭不成丝。一觉直应嫌梦短,三更已自怯归迟,弥天风露我何之?
  • 10.《浣溪沙·其三清朝·袁克文昨夜西风怯太凉,今宵郁郁怨风藏,捲帘犹未著衣裳。强许灯痕飞玉镜,閒抛烟缕度银床,钗横鬓乱夜中央。
袁克文(1891-1931) 字豹岑,一字抱存,号寒、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好研究金石古钱,工书,能诗词,昆曲名票。好藏书、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韬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对所收藏宋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八种尤为喜爱,辟"八经室"贮之。民国时与张学良、张伯驹、傅侗称"四大公子"。父死后久旅上,变卖所藏为生。有《寒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圭塘唱和》、《围炉倡和诗》、《寒云诗集》、《寒云词集》。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洰土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