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五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春绢秋罗软胜绵,折枝花小样争传。
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

赏析/鉴赏

【注释】:
注:濮院,元濮乐闲所居。濮九娘桥在焉。

猜您喜欢

  • 1.《晋室宋朝·沈辽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加害宁无辞,惟其不徇己。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 2.《送永丰教谕升襄阳教授明朝·王汝玉九年鸣教铎,三考谒铨衡。职典黉宫旧,官超大郡荣。成规存吉水,新训著襄城。登岘怀羊祜,垂帷慕董生。春归习池晚,花发大堤明。想见传经暇,从容载酒行。
  • 3.《早秋明朝·朱厚烜庭树初飞叶,天高爽气澄。槛花藏晚蝶,帘竹聚秋蝇。红熟枝头枣,青浮水面菱。金风蘋末起,顿喜失炎蒸。
  • 4.《邹县谒孟夫子明朝·李孙宸邹峄城南二三里,土垣茅屋多倾圯。岿然丹垩庙貌存,云祀邾公孟夫子。夫子生当战国年,凋残圣绪已如线。砥柱澜回洙泗脉,分庭礼抗侯王前。提醒人心起大寐,直在鸡鸣夜气先。...
  • 5.《圭岭策驴卷·其一明朝·李之世山椒夐绝无人到,流水泠泠漱古苔。八十山翁不扶杖,一月骑驴来一回。
朱彝尊的诗词曲代表作
朱彝(yí)尊(1629年10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垞(chá),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师,又号金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博通经史,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