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过红板桥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崧|
当年此地,消魂人忆消魂事。
妙舞清歌,不是柔奴定泰奴。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
漠漠迢迢,秋雨重经红板桥。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元宫词·雨顺风调四海宁明朝·朱有燉雨顺风调四海宁,丹墀大乐列优伶。年年正旦将朝会,殿内先观玉海青。
  • 2.《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折杨柳南北朝·萧纲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 3.《寒泉宋朝·洪朋山下出寒泉,千载神所秘。故老空传名,四面但芜秽。观音欻见梦,咄嗟辨亭砌。道人顷杖锡,示现祖师意。汲引贯四时,香美可一切。遂令云水僧,悉饮解脱味。病夫方中来,酌彼...
  • 4.《拟寒山寺·其十八宋朝·释怀深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 5.《王明府过访村居赋赠明朝·李孙宸三月河阳花事繁,荒村犹儗百花村。乍瞻天外来双舄,旋向萝阴布一尊。竹马儿童争伺驾,□罗太尉未书门。莫疑春服成偏早,笑语阳春入坐温。
陈维崧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