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手握柴刀入柴山

朝代:近现代|作者:梁启超|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

赏析/鉴赏

首二句直用原文。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归龙门宋朝·程自修来往空书劄,行藏但布衣。直为知已用,可惜转头非。岁月百忧集,江山一笑归。祢生狂到死,君子要知几。
  • 2.《朝中措·其三·谢郭道深惠菊,有二小鬟宋朝·侯寘露英云萼一般清。揉雪更雕琼。预喜重阳登览,大家插帽浮觥。分香减翠,殷勤远寄,珍重多情。不似绮窗双艳,向人解语倾城。
  • 3.《刑部狱官致仕乞赠明朝·王樵坐横膝上素琴,出跨山南黄犊。许丞既老能归,陶令长贫自足。
  • 4.《将入都·其一明朝·沈守正群盗纵横疋马过,往来万里叹蹉跎。空将岁月居诸老,嬴得知交感慨多。松菊未荒留啸傲,之乎抛却且婆娑。莫言俊异皆如此,纵令愚騃可奈何。
  • 5.《瑞莲亭·其三明朝·周洪谟蝉鸣竹树水鸣蛙,耳热呼卢兴未赊。玉井匀来甘冷味,平看并蒂映清华。
梁启超的诗词曲代表作

梁启超(1873年2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