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

朝代:元朝|作者:戴良|
一上高楼恨有余,登临事往竟成虚。
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珮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
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赏析/鉴赏

【原题】:
题永乐寺水居(先师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其二·群臣酒行歌唐朝·不详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运启金行远,时和玉烛调。酒酣齐抃舞,同贺圣明朝。
  • 2.《题周公益墨迹元朝·孛朮鲁翀今观益公帖,老气肃锋铓。孙氏青毡永,宜开宝墨堂。
  • 3.《登小孤山明朝·叶梦熊江上逢春望欲迷,直从云外得攀跻。丹邱未必人能到,珠树唯应鹤可栖。半槛烟波收楚越,一尊云雨著鲸鲵。凭空不尽翩翩思,独立苍苔听鸟啼。
  • 4.《寄孙承卿时督蓟饷明朝·李应兰塞北风高雁影过,省郎寥落奈秋何。云连朔气浮青海,月带寒笳出白河。天下军储惟蓟重,中原豪杰莫秦多。风尘忆向清源别,载酒何时复笑歌。
  • 5.《归次临淮清朝·王士祯归路仍淮水,崎岖岭海馀。我行万里道,未得一行书。渔户纬萧接,估船吹笛初。今宵孤馆里,乡梦复何如。
戴良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良(1317—1383),字叔能。元代著名人。浦江建溪(今浙江省诸暨市剑镇)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
诗文多为悲凉感慨、颂扬与怀念故元之作,寓磊落抑塞之音。曾学医于朱丹溪,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诗文并负盛名,其诗尤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神姿疏秀,亦高出一时”。著有《春秋经传考》、《和陶诗》、《九灵山房集》等。《明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