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西湖

朝代:明朝|作者:谢榛|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台城唐朝·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2.《明妃引(原注:十四岁作。)宋朝·邢居实汉宫有女颜如玉,浅画蛾眉远山绿。披香殿里夜吹笙,未央宫中朝理曲。绛纱蒙笼双蜡烛,箫鼓声传春漏促。玉辇三更别院归,夜深月照黄金屋。莓苔满院无行迹,总为君王未相识。...
  • 3.《信步宋朝·许景衡信步春风远,田家暮景迟。乱畦还有径,疏竹自成篱。鸡犬皆丰岁,渔樵独此时。年年看节物,鬓发欲丝垂。
  • 4.《华顶峰宋朝·释元肇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 5.《题章千峰画竹明朝·朱谏千峰道人画墨竹,潇湘虚映君山绿。孤舟半夜锦瑟鸣,綵云欲断湘妃哭。竹枝袅袅青接天,湘南湘北皆春烟。昔年我作上游客,吹箫月下开楼船。归来不觉成白首,旧日竹枝还在否。...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人。字茂秦,号四溟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