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襄城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猜您喜欢

  • 1.《皇帝感·其五·新集孝经十八章十八首唐朝·敦煌曲子立身行道德扬名。君臣父子礼非轻。事君尽忠事父孝,感得万国总欢情。
  • 2.《送果上人坐兜率夏宋朝·李彭落絮霏霏搅客心,鸣鸠历历唤春阴。未于莲社添宗炳,已向兰亭减道林。远峤烟横钟磬晚,禅天目断薜萝深。诗缘酒废苦无思,为子送将聊一吟。
  • 3.《哭郑蕙圃八首·其四明朝·申佳允百年俱幻影,修短问谁逃。吾社无牛耳,君家失凤毛。雄心三十折,苦志半生劳。知己频挥泪,宁堪续楚骚。
  • 4.《自重安至清平明朝·祁顺重安江上水平桥,西入清平一舍遥。城堡高低劳戍卒,溪山远近杂诸苗。随车细雨沾衣湿,扑面寒风速酒消。一段诗情何处写,粉窗红烛伴清宵。
  • 5.《满江红明朝·吾邱瑞丑上:北地英雄。期掀揭致身南国。持节钺弹压淮西。宣威江北。护国奇功蒙蔽尽。司农内召藏机密净:我。待提兵踏破覆舟山。心方释。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